五岳
[拼音]:Wu Yue
[外文]:Five Famous Mountains
“岳”意即高峻的山。中國古代,認為高山“峻極于天”,把位于中原地區(qū)的東、南、西、北方和中央的五座高山定為“五岳”,即東岳泰山、南岳衡山、西岳華山、北岳恒山、中岳嵩山?;实厶柗Q天子,因而歷代皇帝都要親臨或派人到五岳祭祀。每逢改朝換代,有的新皇帝還到東岳泰山祭天謂之“封”,到附近的小山祭地謂之“禪”。
魏晉南北朝時期,佛教和道教開始在五岳修建佛寺、道觀,進行宗教活動,每個“岳”均尊奉一位“岳神”(或稱“大帝”、“神君”等)作為掌管該岳的最高神?o。這幾座山上的天然風景亦逐漸被開發(fā)出來,供朝山信徒游覽。于是,五岳又成為中國以山岳自然景觀之美而兼具佛、道人文景觀之勝的風景名勝區(qū)。唐宋以前,五岳大抵是佛、道共尊,寺、觀并存。宋以后,佛教和道教各自依靠政治背景和社會勢力彼此展開爭奪。到明清時期,南岳、北岳和中岳仍保持著佛、道共尊的局面,東岳和西岳則以道教勢力為主,成為中國道教的中心。(見彩圖)
東岳泰山
橫亙在山東省長清、歷城、泰安之間。它由于位于中國古代文化發(fā)達的齊魯平原,因而獲得“五岳”之首、“天下第一名山”的稱號。秦始皇統(tǒng)一中國,正式以皇帝的身份進行“封泰山以祭天,禪梁父以祭地”的封禪活動。魏晉時期,泰山已有佛寺的建置,隋唐時佛寺增至20多所,有的佛塔和摩崖造像尚完整保存至今。明代,道觀建筑的比重超過了佛寺,山麓的岱廟和山頂?shù)谋滔荚艟褪翘┥阶钪膬伤烙^。
岱廟在泰山的南麓、泰安城的西北面,始建于西漢,宋代大加擴建為今日之規(guī)模。這是一個龐大的建筑群,包括中、左、右三路。中路的正殿“天貺殿”內(nèi)供奉“東岳泰山之神”,東、西、北三面的墻壁上繪有宋代的大型壁畫《泰山神啟蹕回鑾圖》,全長62米。廟內(nèi)保存著漢代的古柏以及許多古碑、石刻。岱廟以北即登山的主要道路──東路,也是漢以來歷代皇帝登臨祭天的御路,全部用料石塊鋪砌。岱宗坊作為登山的大門和山路的起點。山上的“一天門”至“中天門”一段連系著低山區(qū)的許多寺觀、景點;其中如“經(jīng)石峪”的五代石刻大字《金剛經(jīng)》,篇幅巨大,氣勢磅礴,被譽為“大字鼻祖、榜書之宗”?!爸刑扉T”至“升仙坊”為山路的中段,這一段連系著中山區(qū)的若干景點如步云橋的百丈崖瀑布、秦始皇加封過的“五大夫松”、朝陽洞的洞景等。升仙坊以上為上段,過此即仿佛由凡間升入了仙界。從升仙坊起,必須爬完五百余級踏跺陡直的石階梯才能到達頂峰,因而有“天門云梯”之稱。“南天門”雄踞于云梯之巔,東為長約一里的“天街”,俯瞰山下,泰安城及平疇田野盡收眼底。過此即達著名的高山大建筑群“碧霞元君祠”。它的屋頂?shù)娜客呒?、脊和吻獸均為金屬鑄造。碧霞元君祠的東北有一處蔚為大觀的唐代摩崖石刻,高13米多、寬5米多,鐫刻著唐玄宗手書的《紀泰山銘》全文。再往上就是泰山的最高峰天柱峰,為歷代皇帝登山祭天的地方,上建玉皇觀,故又名玉皇頂。山上還有觀日出、月出的“日觀峰”、“月觀峰”及相傳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的“瞻魯臺”等景點。泰山的西路一帶以飛瀑深潭等自然景觀取勝,也有若干寺觀和名勝,如愛國將領馮玉祥將軍墓即在此。
南岳衡山
早先的南岳是安徽的天柱山,漢以后改為衡山。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的湘江之畔,從衡陽到長沙延綿800余里,共有72峰。整座山脈的走向好象大鳥展翅,故古人以一句話概括衡山外觀形象之美:“唯有南岳獨如飛?!彼闹鞣遄H诜逶诤馍娇h境內(nèi),衡山的名勝就集中在這一帶。
衡山建置佛寺始于南北朝,到明清時期已成為中國佛教的一個宗派“曹洞宗”的祖庭,主要的佛寺有福嚴寺、祝圣寺、南臺寺、方廣寺、上封寺等,還有一處佛教名跡“磨鏡臺”。道觀建筑也很多,著名的道觀有黃庭觀、祝融廟、南岳廟,歷來一直是南方道教的中心。半山的煙霞峰下的“鄴侯書院”原為唐代鄴侯李泌隱居之處,經(jīng)清代重修擴建而成為南方的主要書院之一,此外尚有清代建置的五處較小的書院,足見南岳也是當時南方的一個文化中心。
衡山的規(guī)劃格局類似泰山。南岳廟在山之南麓、南岳鎮(zhèn)之北端,是一座七進院落的宏大建筑群,正殿供奉岳神“南岳真君”。南岳廟之北為料石塊鋪砌的登山干道的起點。干道蜿蜒而上達半山的“半山亭”再分為二支:一支往磨鏡臺;另一支直登高山區(qū)的“南天門”,從這里可以俯瞰五向五背的湘江九曲即著名的“五龍朝岳”的景觀。過南天門登臨最高的主峰“祝融峰”,峰的絕頂處建道觀祝融廟,環(huán)眺四面八方,風景極其開曠渾宏。附近還有賞月的“望月臺”、看日出的“觀日臺”等景點。
西岳華山
位于陜西省華陰縣鏡內(nèi)。三個主峰落雁峰、朝陽峰、蓮花峰成鼎峙之勢,周圍拱衛(wèi)環(huán)列著許多較低的峰巒,到處都是危崖峭壁、深谷幽澗,構成一個險峻奇突的地貌景觀。因此,華山的眾多景點也以險奇而聞名于世。此山過于險峻,歷代皇帝祭祀都沒有登山,只在山下的西岳廟內(nèi)舉行典儀。到唐代,華山已成為道教勢力獨據(jù)的名山,以后一直是中國道教的圣地之一,建筑物絕大部分為道觀。西岳廟在山麓的華岳鎮(zhèn),正殿供奉西岳神,廟內(nèi)保存著許多古碑,如著名的漢代“西岳華山廟碑”和后周“華山廟碑”。西岳廟以北七公里的玉泉院是進入華山的隘口,從這里歷來只有一條登上主峰的道路,所謂“自古華山一條路”。這條山道雖經(jīng)清康熙年間的修理,仍然十分難行。其中的若干段尤為危險,如沿絕壁開鑿出來的號稱“太華咽喉”的千尺?群桶儷呦浚?沿陡峭的山脊鑿出石階246級、坡度接近45°的蒼龍嶺。
北岳恒山
位于山西省渾源縣境內(nèi)。以其山勢險雄,明代稱之為“峙中華之坊表,鞏神京之翊衛(wèi)”的“塞北第一山”。以前,皇帝祭祀的北岳恒山在今河北省曲陽縣境內(nèi)。金、元以后,因其位于首都之南,與“北岳”名實不符,一直有所爭議。直到清順治年間才正式改祀北岳于渾源縣,即縣城南面的恒山主峰“天峰嶺”所在地區(qū)。
恒山的廟宇多為道觀,其中最大的一所是天峰嶺南坡石壁下的北岳廟。正殿內(nèi)供奉岳神“北岳真君”,正殿與山門之間就陡峭的山脊開鑿一條共有 100余級踏跺的“天梯”,整組建筑群因而顯得十分宏偉壯觀。但恒山建筑之絕妙者,當推著名的懸空寺。懸空寺建在進山的入口處“石門峪”的懸崖峭壁之上,頂覆危巖,下臨河谷,大小近40余座殿宇全部由懸挑的大梁支承。當?shù)氐拿裰{形容其為“懸空寺,半天高,三根馬尾空中吊”,可謂世界建筑構造的奇觀。這所寺廟是佛寺和道觀的混合建筑群,甚至把釋迦、老子、孔子供奉在同一殿堂之內(nèi),這在中國的宗教建筑中是罕見的。
恒山的自然景觀很有特色。如“虎風口”,人到此處頓覺狂風驟起,聲如虎嘯;“夕陽巖”萬仞險峰直插云霄,每當夕陽西下,余輝反照滿峪入畫。此外,摩崖石刻也不少,像“大字灣”如鏡面的峭壁上鐫刻著“恒宗”兩個大字,氣魄宏偉,冠絕古今。
中岳嵩山
在河南登封縣境內(nèi),它的地位居于其他四岳之正中,包括太室山和少室山。前者的形象起伏如臥龍之狀,故有“華山如立,中岳如臥”的口碑。嵩山是漢、唐、宋、金各代皇帝致祀最多的地方。唐代武則天登封此山以祭天,故以“登封”作為這個區(qū)域的地名。山上有許多古老的佛寺和道觀。大法王寺創(chuàng)建于東漢,是中國最早的佛寺之一;少室山玉乳峰下的少林寺是中國佛教禪宗的發(fā)祥地,素以寺僧習武而聞名天下。嵩岳寺塔建于北魏正光年間,是中國現(xiàn)存最古的一座密檐磚塔。道觀現(xiàn)存三所。嵩陽觀創(chuàng)建于隋代,宋代改為書院──嵩陽書院,書院內(nèi)的兩株漢柏稱“將軍柏”,相傳為漢武帝所封。屹立在大門前的“大唐嵩陽觀圣德感應頌碑”通高近八米,造型端莊,是中國古碑中的杰出作品。中岳廟在太室山南麓的黃蓋峰下,創(chuàng)建于漢代,經(jīng)宋代擴建而成為一組包括三路、九進院落的龐大建筑群,其規(guī)模為五岳“岳廟”之冠;正殿名“峻極殿”,供奉岳神“中天崇圣帝”。
除了寺觀之外,嵩山還保留著三座漢闕──太室闕、少室闕、啟母闕以及中國現(xiàn)存的最古老的天文建筑──西周的測景臺、元代的觀星臺。
參考文章
- 介休五岳廟的簡單介紹建筑與名勝
- 汾陽五岳廟的簡單介紹建筑與名勝
- 五岳獨尊的泰山中國地理
- 秀冠五岳的衡山中國地理
- 五岳(Wu Yue)的由來中國地理
- 《五岳真形圖》與等高線的運用中國地理
- 三山五岳造句素材
- 帶“五岳”的詩句文學
- 四山五岳造句素材
- 帶“五岳”的詩句大全(69句)文學
建筑資質(zhì)代辦咨詢熱線:13198516101
標簽:五岳
版權聲明:本文采用知識共享 署名4.0國際許可協(xié)議 [BY-NC-SA] 進行授權
文章名稱:《五岳》
文章鏈接:http://www.kaputelugumatrimony.com/14137.html
該作品系作者結合建筑標準規(guī)范、政府官網(wǎng)及互聯(lián)網(wǎng)相關知識整合。如若侵權請通過投訴通道提交信息,我們將按照規(guī)定及時處理。